Surface Go 3評價值得買嗎?實測微軟平板使用心得,這個缺點買前必看!
最後更新時間: 2025 年 2 月 26 日
在行動辦公與遠距學習成為常態的時代,輕巧便攜的二合一設備愈來愈受到關注。微軟推出 Surface Go 3,延續了 Surface Go 系列「輕薄、便攜、Windows 11 相容」的特色,並且試圖用相對親民的價格吸引學生、上班族和輕度使用者。但這台設備真的適合大多數人嗎?
從外型來看,Surface Go 3 非常輕盈,小巧得幾乎可以放進隨身包包裡,這讓它成為一款非常適合攜帶外出的筆電。但仔細一看,你會發現它的 邊框厚得有點過時,與現在許多窄邊框設備相比,顯得有點笨重。再加上微軟標誌性的 Type Cover 鍵盤 和 Surface Pen 都是 額外選購,整體花費一下子就高了不少。
更重要的是,Surface Go 3 的 硬體規格並不突出。即使是較高階的 Intel Core i3-10100Y 版本,在處理多工工作時仍然有明顯的卡頓,對於需要進行多工處理的使用者來說,這顯然不是一台高效能設備。電池壽命也是一個關鍵問題,雖然微軟官方標榜「可達 11 小時」,但實際測試結果遠遠不及,甚至在高強度使用下 不到 4 小時 就得找插座。
但這並不代表 Surface Go 3 一無是處。它的 網路攝影機和麥克風表現極佳,對於頻繁進行視訊會議的使用者來說,這是個不小的優勢。加上 完整的 Windows 11 體驗,讓它比起同價位的 Chromebook 或 iPad 來說,多了一點系統靈活性。
不過,問題來了——在 2025 年,這台設備還值得買嗎? 如果你是學生,該選擇這台筆電,還是該考慮更高階的 Surface Pro 或更流暢的 Chromebook?如果你是遠端工作者,這台設備能滿足你的需求,還是會成為你的效率絆腳石?接下來,我們將深入剖析 Surface Go 3 的優缺點,幫助你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。
Surface Go 3 的誕生與市場定位
微軟為何推出 Surface Go 3?
每當科技大廠推出一款新產品,我都會習慣性地問自己:「這台機器到底是給誰用的?」這個問題對 Microsoft Surface Go 3 來說尤其重要,因為它既不是最強大的筆電,也不是最便宜的二合一設備。
微軟在 2018 年首次推出 Surface Go 時,目標很明確——打造一款價格親民的 Windows 平板電腦,讓那些想要微軟生態系統、但不想花大錢買高階 Surface Pro 的消費者有個選擇。簡單來說,這是一台 「iPad Pro 替代品」,但跑的是 Windows。Go 3 延續了這個定位,主要鎖定三種使用者:
- 學生族群:適合輕度學習、筆記和遠端上課。
- 遠程工作者:適合移動辦公,特別是需要視訊會議的人。
- 輕度使用者:只想要一台 Windows 平板來看看 Netflix、瀏覽網頁的用戶。
看起來,這是一台為「預算有限但又不想妥協 Windows 體驗」的消費者設計的設備。但問題是,Windows 11 真的是「低規格硬體」的好朋友嗎?這就得繼續往下看了。
Surface Go 3 的最大賣點
從微軟的行銷來看,Surface Go 3 主打「超便攜 Windows 11 平板」,幾個重點優勢包括:
- 小巧輕便:重量僅 1.2 磅(約 544 克),比一罐可樂還輕。
- 頂級網路攝影機:1080p 解析度,視訊通話效果比許多高階筆電還要好。
- 純淨 Windows 11:沒有過多 bloatware(預載軟體),不像一些便宜的 Windows 筆電開機就被廣告淹沒。
如果你是一個對 視訊通話需求高,又想要一台能夠輕鬆攜帶的 Windows 平板,那 Surface Go 3 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——但僅限於這些特定用途。
與 Chromebook、iPad 相比,它的優勢在哪?
在這個價位,Surface Go 3 主要面臨來自 Chromebook 和 iPad 的競爭。老實說,如果你不特別需要 Windows,這兩個選擇可能更划算:
- Chromebook:效能更流暢,電池更持久,適合純上網、文書處理的用戶。
- iPad(入門版或 Air):更好的應用生態、更長的電池壽命,更適合娛樂與創意工作。
Surface Go 3 的主要優勢是「Windows 11」,但這同時也是它的劣勢——因為這台機器的硬體其實沒那麼能扛得住 Windows 11 帶來的負擔。
價格與規格選擇:到底值不值得?
不同版本價格與規格
當你決定買一台 Surface Go 3,接下來的問題就是:買哪個版本? 這台設備有三種主要規格:
入門款($399 美元)
- Intel Pentium 6500Y
- 4GB RAM / 64GB eMMC
- 適合超輕度使用,但效能不佳,不建議購買。
中階款($549 美元)
- Intel Pentium 6500Y
- 8GB RAM / 128GB SSD
- Windows 11 最低標配,適合日常使用。
高階款($629 美元)
- Intel Core i3-10100Y
- 8GB RAM / 128GB SSD
- 相對「最能用」的版本,但價格接近其他更好的 Windows 二合一設備。
⚠️ 注意! 鍵盤(Type Cover)和手寫筆(Surface Pen)都要額外購買,加起來又是接近 $200 美元的額外開銷。
最值得買的是哪個版本?
不建議入門款! 4GB RAM + eMMC 硬碟的組合,跑 Windows 11 會卡到你懷疑人生,尤其是多開幾個網頁或開 Teams 會議時,整台機器可能就會變成「思考人生模式」卡住不動。
如果你真的想買,至少要選中階款(8GB RAM + SSD),這是 Windows 11 最低能跑得順的配置。
與其他 Windows 競品比較
如果你願意再多加一點預算,其實有更好的選擇:
Lenovo IdeaPad Duet 5 Chromebook($499 美元)。效能比 Go 3 好,電池壽命更長。但只能跑 ChromeOS,如果你需要 Windows,那就不適合。
Lenovo Yoga 9i Gen 8($799 美元)。更強大的 Windows 11 二合一設備,效能比 Go 3 高出許多。
除非你真的很想要 Windows + 超便攜平板,否則這個價位其實有更好的選擇。
Surface Go 3 的設計與使用體驗
輕薄便攜,但厚邊框有點掃興
老實說,第一次拿到 Surface Go 3 時,我是有點驚喜的。這台機器 真的很輕,只有 1.2 磅(約 544 克),比大部分平板電腦還要輕巧。放進背包裡幾乎感覺不到重量,出門帶著它,不管是去咖啡廳、圖書館還是出差,真的非常方便。
但當我打開螢幕時,心情就開始有點微妙了——這 厚邊框 是怎麼回事?
在 2025 年,主流筆電、平板的螢幕邊框都已經越做越細,連 iPad Air 和 MacBook Air 都幾乎無邊框了,結果 Surface Go 3 還維持著 早期平板的厚框設計,瞬間有種時光倒流的感覺。
微軟的說法是:「因為它是平板模式,需要手持握感。」但現實是,像 iPad Pro、三星 Galaxy Tab 這些裝置早就解決了這個問題,微軟顯然只是沒有太在意設計的進步。
螢幕表現如何?
Surface Go 3 配備 10.5 吋、1920 x 1280 解析度的 PixelSense 顯示器,在這個價位算是可以接受的,但也沒什麼驚喜。顏色準確度一般,亮度也稍嫌不足。
如果你只是 瀏覽網頁、看 Netflix、回個 Email,這塊螢幕完全夠用。但如果你是一個 創作者,或者對螢幕色彩準確度有要求,那這台設備就不太適合了。我試著用它來編輯照片,結果顏色有點偏淡,跟 MacBook 的 Retina 顯示器比起來,差距還是蠻明顯的。
更讓人困擾的是,它的螢幕 不是很亮。在室內用還可以,但如果帶出去戶外或在窗邊工作,螢幕反光會變得很明顯,亮度也撐不起來,這對一台強調「超便攜」的設備來說,算是一個不小的缺點。
Type Cover 鍵盤 & Surface Pen:額外的錢值得花嗎?
Surface Go 3 最大的問題之一,就是 鍵盤和手寫筆都要另外買。
Type Cover 鍵盤($99 美元起):
- 手感比一般塑膠鍵盤好,但 按鍵偏小,打字需要適應。
- 觸控板雖然有點小,但靈敏度不錯,能夠完成大部分操作。
- 沒有鍵盤燈,晚上用會有點麻煩。
Surface Pen($99 美元起):
- 書寫體驗很好,筆觸靈敏,適合筆記或素描。
- 但……這是一台 低效能平板,很多繪圖、設計軟體跑不動,所以買筆的意義變得有點雞肋。
如果你買這台設備 是為了做筆記或輕度工作,Type Cover 幾乎是必買的,否則 Windows 11 單純用觸控操作其實不太方便。但 Surface Pen 除非你真的有手寫需求,否則不太值得買。
Surface Go 3連接埠夠用嗎?
Surface Go 3 的連接埠相當精簡,只有:
- USB-C x 1(沒有 Thunderbolt 4)
- Surface Connect(專用充電口)
- 3.5mm 耳機孔
- microSD 卡槽(可擴充儲存)
如果你習慣用 多個 USB 設備,那你可能會覺得不太夠用,因為它 沒有標準 USB-A 接口,連接滑鼠、隨身碟、硬碟都要買 USB-C 轉接頭。
效能與實際使用體驗心得:缺點與妥協
Intel Core i3-10100Y:真的夠用嗎?
說真的,當我第一次打開 Surface Go 3,系統運行還算順暢,讓我一度以為「也沒這麼差嘛?」但這種錯覺在開始多開幾個應用程式後,瞬間消失。
Surface Go 3 的最高配搭載 Intel Core i3-10100Y 處理器,是一顆 2 核心 4 執行緒 的低功耗晶片。它的基本時脈只有 1.3GHz,雖然可以 Turbo Boost 到 3.9GHz,但實際上……它的效能真的非常有限。
開個 Chrome 瀏覽器,開到 5-6 個分頁,再搭配 Slack 或 Spotify,在背景跑個 OneDrive 同步檔案,機器的反應就開始變慢了。我甚至試著 用 Premiere Pro 剪個 1080p 影片,結果根本沒辦法流暢播放預覽,幾乎沒法正常編輯。
這也不是單純的處理器問題,8GB RAM 雖然在這個價位算 OK,但配上 Windows 11 其實還是有點不夠用,特別是當系統開始吃記憶體,整個效能就變得更吃緊。
多工處理與日常使用
要是你的日常需求只是 瀏覽網頁、收發 Email、寫文件、看影片,那 Surface Go 3 基本上還能應付,但如果你的需求是:
- 開多個瀏覽器分頁(超過 10 個)
- 同時執行 Teams 或 Zoom 會議
- 執行 Photoshop 或影片剪輯
- 遊玩 PC 遊戲
那這台機器就會開始讓你抓狂了。
我嘗試過一邊開著 YouTube 播放影片,一邊用 Google Docs 打報告,再開 Teams 進行視訊會議,結果機器直接開始「思考人生」,滑鼠游標都快動不起來。這讓我深刻體會到,這台機器真的不適合重度多工處理。
視訊通話:唯一的亮點
如果你要買這台設備來開會或線上課程,那它的 視訊攝影機真的不錯。
它搭載 1080p 紅外線攝影機,比很多 720p 鏡頭的筆電還要清晰,即使燈光較暗,畫質也還算不錯。麥克風表現也令人滿意,語音清晰,沒有太多環境噪音。
Windows Hello 的臉部辨識也非常快速,開機登入基本上不需要打密碼,這點值得稱讚。
電池壽命、軟體與 Windows 11 的適配性
電池續航力:便攜不代表耐用
Surface Go 3 這麼輕,這麼小,看起來應該是一台很適合帶出門、在咖啡店或飛機上使用的設備,對吧?我一開始也是這麼想的,但實際使用後才發現,它的電池續航力完全跟不上這種「行動裝置」的定位。
微軟官方數據說它可以「最高使用 11 小時」,但我實測後發現,這個數字跟現實根本對不上。一般來說,如果你只是單純上網、寫文件,調整到中等亮度,電池大概能撐 6 小時左右,這還算是比較樂觀的情況。如果你是開著 YouTube 看影片,或是在 Google Meet 上進行視訊會議,那耗電速度會更快,5 小時左右就差不多要找插座了。
最讓人崩潰的是,我試過開 Teams 視訊會議,同時讓 OneDrive 自動同步檔案,再搭配 Spotify 播音樂,結果電池在 不到 3 小時內 就幾乎見底,完全不像是一台「便攜式」的設備該有的表現。
更麻煩的是,Surface Go 3 採用微軟的 Surface Connect 充電口,這代表你不能像 MacBook 或某些 Windows 筆電一樣,隨手拿個 USB-C 充電器來充電,一定得帶著專屬的變壓器。
這一點真的很不方便,尤其是當你出門在外、忘記帶充電器時,你根本找不到地方可以借充電器來充電。如果它能支援 USB-C 充電,那就算電池續航力不夠,至少還能隨時補充電量,但現在這樣的設計,真的讓人很頭疼。
如果你是那種會在外頭工作很久、不喜歡隨時找插座的人,這台設備可能不太適合你,因為它的電池續航時間真的不長。特別是如果你習慣帶著筆電去圖書館、咖啡廳,一坐就是半天,那你很可能會發現,才剛開始專心工作,系統就提醒你該找充電器了。
Windows 11 在低功耗設備上的掙扎
老實說,Windows 11 在高階設備上確實還不錯,但在 Surface Go 3 這種低功耗裝置上,就沒那麼美好了。
一開始剛開機的時候,感覺還挺順暢的,操作介面也比 Windows 10 更直覺,特別是在平板模式下的手勢操作確實有改進。但只要開始打開幾個應用程式,問題就來了。Windows 11 的視覺特效蠻多的,像是透明效果、動畫過場,這些東西雖然讓系統看起來更漂亮,但在這台設備上反而成了一種負擔。
當我開啟兩個 Word 文件,再加上一個瀏覽器視窗,然後試著在 OneNote 記筆記,整台機器開始有點「卡卡的」,就算沒有完全當機,反應速度也明顯變慢。
更讓人困擾的是,Windows 11 在這種低階處理器上的記憶體管理不太理想。如果你開太多應用程式,系統會開始吃記憶體,當 8GB RAM 快被塞滿時,你就會發現切換應用程式時會變得非常緩慢,甚至會有短暫的延遲。這種感覺,就像是你在趕報告時,打字速度明顯比畫面上的顯示還快,這種延遲真的會讓人崩潰。
另外,Windows 11 的平板模式還是有點尷尬。微軟這幾年一直想讓 Windows 變得更適合觸控操作,但老實說,跟 iPadOS 或 ChromeOS 相比,Windows 11 的平板體驗還是不夠好。雖然你可以用手勢來操作,但某些 UI 設計還是太適合滑鼠鍵盤了,特別是當你在瀏覽文件或是管理檔案時,觸控操作仍然有些不自然,感覺就像是桌面系統硬塞進平板,而不是為了平板設計的介面。
Surface Go 3 與 Chromebook:該選哪一台?
如果你的主要需求只是 上網、寫報告、看影片、收發 Email,那其實 Chromebook 可能是一個更好的選擇,因為 ChromeOS 的系統更輕量化,它不像 Windows 11 那樣吃資源,所以就算硬體規格相近,Chromebook 的運行速度通常會比 Surface Go 3 順暢得多。
但如果你的需求更偏向 需要使用 Windows 軟體,像是 Microsoft Office、Excel VBA、某些 Windows 獨家應用,那你還是得選擇 Surface Go 3,畢竟 Chromebook 只能跑雲端版的 Office,功能不像完整 Windows 版那麼齊全。如果你偶爾需要安裝一些 Windows 專用的程式,比如特定的商業軟體,或是要跑一些需要本機運算的工具,那 Chromebook 可能就無法滿足你的需求。
所以,如果你只是想要一台輕便的筆電來處理基本工作,那 Chromebook 可能更適合,但如果你仍然需要完整的 Windows 環境,那 Surface Go 3 雖然有它的缺點,仍然是比較符合這類需求的選擇。
只是你必須接受它的效能限制,並學會在使用上做一些妥協,例如盡量不要開太多應用程式,關閉不必要的背景程式,甚至調整 Windows 11 的視覺特效來讓系統跑得順一點。
Surface Go 3評價結論
經過全面測試與分析後,Surface Go 3 確實有它的市場,但它並不適合所有人。這台設備最大的優勢在於 輕薄、便攜、完整的 Windows 11 體驗,對於需要一台 小型 Windows 平板來處理文書工作、瀏覽網頁、開視訊會議 的人來說,它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
但另一方面,它的 效能表現普普通通,如果你習慣一次開 10 個瀏覽器分頁、同時使用 Teams 和 Excel、甚至進行簡單的照片編輯,那你可能會開始覺得這台機器有點吃力。電池續航力也是一大問題,根本無法真正達到「全天使用」的標準,對於經常需要外出工作的使用者來說,這是一個不小的缺點。
更讓人猶豫的是它的 價格策略。雖然入門價 399 美元看起來不貴,但當你加上 Type Cover 鍵盤(99 美元起)和 Surface Pen(99 美元起)後,總價就逼近 600-700 美元,這個價格其實已經接近 更高效能的筆電,例如 二手的 Surface Pro 7 或 更強的 Chromebook,這讓 Surface Go 3 的性價比變得沒那麼吸引人。
所以,這台設備適合哪些人呢?如果你只是需要一台 Windows 平板,主要用來寫筆記、上網、視訊會議,並且不太在意效能,那 Surface Go 3 仍然是個可以考慮的選擇。但如果你希望它能成為主要工作電腦,或者你需要流暢的多工處理,那你可能需要考慮更好的選項。
在 2025 年,除非你的需求真的很輕量,否則花同樣的錢,你可能會在 其他更高效能的設備 上得到更好的使用體驗。
如果你正在考慮購買 Surface Go 3,那麼最重要的是先確保它真的適合你的使用需求。這台設備的優點在於便攜性與視訊會議體驗,但如果你需要的是高效能筆電,它可能不是最好的選擇。
在購買前,建議你問問自己:
- 你需要完整的 Windows 環境,還是 ChromeOS / iPadOS 其實也可以?
- 你平常會不會一次開很多應用程式,或是進行重度多工?
- 你能接受 3-5 小時的電池續航力,還是需要更長續航的設備?
如果你只是偶爾使用 Windows 來處理輕度工作,那 Surface Go 3 仍然是一台有競爭力的設備。但如果你對 效能、電池、價格 都有更高的要求,那你可能會在 Chromebook、iPad、甚至更高階的 Surface Pro 上找到更理想的選擇。
在下方留言,告訴我們你的使用需求!你會考慮入手 Surface Go 3,還是更傾向其他選擇?你的使用經驗是什麼?我們很樂意聽到你的想法!
台灣去哪裡購買Surface Go 3
你可以在任何賣場購買到 Surface Go 3,我個人是偏好線上購買,尤其是使用momo購物網購買,因為它商品都有10天的鑑賞期,有遇到任何題都可以辦理退款退貨,重點是比實體店面更便宜。以下是我常用的購買網站:
Surface Go 3 值得買嗎?常見問題解答
1. Surface Go3適合學生嗎?
如果你的課業主要是打報告、寫筆記、上網查資料,或者你是個 文組學生,使用 Microsoft Office 為主,那 Surface Go 3 其實還算堪用。它小巧便攜,能輕鬆放進背包,去咖啡廳或圖書館學習都很方便。但我強烈建議 至少要選 8GB RAM + SSD 版本,因為 4GB RAM 的版本真的會卡到懷疑人生,開幾個 Word 檔案加上網頁,你就會開始覺得電腦變慢了。
但如果你的課業需要 跑工程軟體、剪影片、做 3D 設計,例如學建築、設計、電影後製,甚至要學寫程式,那這台設備真的不太適合。
它的處理器實在太弱,跑 Photoshop 會頓、剪影片根本不流暢,程式設計如果只是 Python、HTML 這種還勉強可以,但如果要跑 Android Studio 或 VS Code 配合 Docker,這台機器很快就會不堪負荷。
如果你是大學生,預算有限但還是需要 Windows 環境,那 二手的 Surface Pro 7 可能會比 Go 3 更划算,因為它的效能更好,價格跟全新 Go 3 高配版差不多,但體驗卻會提升很多。
2. Surface Go3適合遠端工作嗎?
如果你的遠端工作 主要是開會、處理 Email、寫文件,這台設備可以勝任。它的 網路攝影機真的很棒,清晰度高、對比度好,遠比大多數筆電的 720p 鏡頭還要優秀,開 Zoom 或 Teams 會議時,畫質真的比一般筆電來得好。
但如果你的工作需要開一堆應用程式,或者會同時用到 Slack、Excel、PowerPoint、Teams、Chrome 開 10 個分頁,那這台機器的效能可能會讓你抓狂。特別是開 Teams 會議時,如果你同時用 Excel 在處理數據,然後背景還有 OneDrive 在同步檔案,你會發現這台電腦開始變慢,甚至滑鼠游標會有延遲。
所以,如果你是輕度辦公需求,這台設備可以應付,但如果你是需要處理大量 Excel、開 Google Sheets、做簡單的影像編輯,那我建議選擇一台更強的 Windows 筆電,像是 Surface Pro 8 或 Dell XPS 13 會是更好的選擇。
3. Surface Go 3 能玩遊戲嗎?
簡單來說,不行,或者說,只能玩極輕量級的遊戲。
這台設備的 Intel UHD Graphics 615 是內顯,完全不適合玩大型 3D 遊戲。我試過跑《LOL》,畫質調到最低可以勉強玩,但 FPS 並不穩定,會有掉幀的問題。《Minecraft》還能跑,但如果開高畫質模組,卡頓會變得非常嚴重。
如果你只玩小型 2D 遊戲,像是 爐石戰記、Among Us、模擬市民 4(低畫質),這些勉強可以接受。但如果你期待它能跑《GTA V》、《刺客教條》、《賽博朋克 2077》這類 3A 大作,那就別浪費時間了,這台設備完全跑不動。
如果你想要輕薄筆電但又能玩遊戲,那你可能需要考慮 ROG Flow X13 或 MacBook Air M1(搭配雲端遊戲),這些設備的遊戲體驗會比 Surface Go 3 好得多。
4. Surface Go 3 和 Surface Pro 8,該怎麼選?
如果你有預算,毫無疑問選 Surface Pro 8,因為它的 螢幕更大,解析度更高,處理器更強,記憶體也更夠用,是完整的 Windows 體驗。Go 3 的優勢只有 更輕、更小、更便宜,但這些優勢很快會被它的效能瓶頸打敗。
但如果你只是需要一台 小台的 Windows 平板,不是用來處理重度工作,那 Surface Go 3 還是有它的市場。它適合那些只想要輕便攜帶,但又想用 Windows 而不是 iPad 或 Chromebook 的人。
5. 一定要買 Type Cover 鍵盤和 Surface Pen 嗎?
如果你真的打算認真使用這台設備,Type Cover 鍵盤是必須的,但 手寫筆就看需求。
沒有鍵盤,Windows 11 的體驗會變得超級不方便,螢幕鍵盤雖然可以用,但打字速度遠比不上實體鍵盤,特別是當你需要寫長篇文章或報告時,螢幕鍵盤根本沒辦法高效輸入。
至於 Surface Pen,如果你是喜歡用筆記軟體寫筆記,或者會用到繪圖軟體,那它確實是個很棒的配件。但如果你只是一般使用者,其實沒必要花錢買它,因為這台設備的效能不夠強,畫畫的體驗也無法跟 iPad Pro 相比。
6. 如何最大化 Surface Go 3 的使用體驗?
這台設備的效能有限,所以有幾個小技巧可以讓它跑得更順:
- 千萬別買 4GB RAM 版本,一定要選 8GB RAM + SSD,這是基本條件。
- 關閉 Windows 11 的動畫效果,可以減少系統資源消耗,讓操作更流暢。
- 不要一次開太多應用程式,尤其是 Chrome,因為它會吃掉大量記憶體。
- 外接鍵盤和滑鼠,提升工作效率,觸控操作雖然可以用,但還是不夠直覺。
- 盡量使用 OneDrive,同步檔案到雲端,因為內建的 SSD 容量並不大。
7. 2025 年還值得買 Surface Go 3 嗎?
如果你的預算有限,又剛好需要一台 輕便的 Windows 平板,那它還是可以考慮。但老實說,在這個價位上,其實有更好的選擇,例如:
- Chromebook(更流暢,電池續航更長)
- iPad(生態系統更完整,適合娛樂和創意工作)
- 二手 Surface Pro 7(效能更強,價格與 Go 3 高配版相近)
如果微軟接下來推出 Surface Go 4 消費者版,那或許會是一個更值得期待的選擇。但目前來看,Surface Go 3 的效能確實有點落伍了。
延伸閱讀:
➤ 微軟說它超強,但Surface Pro評價值得買嗎?AI功能實測使用心得
➤Surface Pro 9 評價,ARM 5G vs Intel 版哪台才值得買?
➤二合一筆電買還是不買?Microsoft Surface Pro 11評價
➤【Surface系列比較】哪款 Surface 筆電最適合我?
➤ 值不值得買?Surface Laptop 7評價優缺點全公開!
➤Surface Laptop 5 評價其值不值這個價?
➤Surface Go 4評價,買前一定要看這篇!
➤Surface Laptop Go 2評價!這篇一次解答你的所有疑問
➤Surface Go 3評價,這個缺點買前必看